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鐵甲威龍 (Robocop)


《Robocop》首作在1987年上映,當年因劇本的創新、高完整度令它成為80年代的代表電影之一,電影三部曲完結後至2005才重新製作的消息,雖製作途中曾一度傳出被腰斬和停拍,但幸好《Robocop》最終在2013年順利完成並在2014年上映。但面對形象截然不同的鐵甲威龍、故事翻天覆地的重新編寫,支持者的反應在本劇未上映前已大多是偏向負面,在觀畢後本人亦認為重製除了特技比原版出色外,其餘不論故事鋪設、起承轉接、結尾安排亦比原版遜色。

在此本人先說在1987年上映的原版,原版劇情中警員梅菲遇害身亡、遺體被企業OCP秘密接收並改造、記憶被剥奪成為只懂依系統命令行事的半人半機械,其後在調查案件中遇上殺死自己的犯人、被過往拍擋指出自己真正身份,隨故事發展逐步找回記憶、私自調查發現自己在記錄上已是身亡、妻兒誤以為自己死亡而離開了城市、被OCP董事為掩飾自己罪行而下令將其抺殺,種種事件接連發生令梅菲可謂是真正的「不是人」,可是在拍擋支持下最終剋服一切,在結尾了結一切後被問及名字時,他所答的不是系統上所寫的「Robocop」,而是回答「Murphy」,其後轉身慢步離開作為全劇總結,每一位置的伏筆和發展也叫人回味。

轉至2014年重製的《Robocop》,故事重新編寫後仍是以梅菲遇害作為開首,但與過往不同是梅菲的「存在」沒有被抹殺,反之是OCP高調地為他進行改造,改造完成後不但能以丈夫和父親的身份回家探望妻兒、復工第一天更被當成英雄並舉行記者招待會,儘管故事主線保留了開發人員非法地將梅菲的感情系數降低令他變成猶如機械的存在,並安排他在往後劇情讓他逐步找回自我。但整體上來說,「尋找自我」這一元素比以往薄弱,劇情發展太快令梅菲找出一層又一層的黑幕,同時地劇本將重心轉放在黑幕上,這等舉動間接令劇本的悲情感比過往減去不少,此為我頗不喜歡此劇的其中一個原因。

若說原版的《Robocop》是找尋自我的悲情故事,那重製的《Robocop》只是將「自我」一詞掛在口邊,但實質卻是以「復仇」為主軸、毫沒深度可言的故事。那麼若將重製的《Robocop》獨立評論、不再與原版比較,那麼《Robocop》是否沒上文說得如此差勁?

可惜的是即使不包有任何包袱觀看,此次的《Robocop》也只是十分普通的電影,而且整劇犯下的毛病不少,如開首安排梅菲的心理描寫、訓練等所花時間太長令往後劇情時間不足、戰鬥大多以快來快去的形式完結令觀眾看得不投入,即使是最終與數台大型機械人 ─ ED209戰鬥也只是草草了事等,簡言是劇本看似是希望詳細描寫梅菲的心路歷程、卻又害怕文戲部分太長嚇怕觀眾因而不斷在其中加插少量戰鬥藉此安撫觀眾情緒,結果反令劇本走向出現進退失據,重心不穩等問題。

可幸的是本劇保留了資本味道極重的情節,由類近《新聞透視》的電視節目導出國際和國內情形、市民的取態、法議院的投票取向、OCP的投資和市場策略等,相比於微觀上的描寫,宏觀上的描寫可說是更為妥善。

除去故事外,本作最大爭議非鐵甲威龍外型莫屬,劇中鐵甲威龍的外型共有兩種。左圖左方外型登場時間雖短,但保留了厚重和銀色的外型,所以對支持者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反之右方外型比較纖廋、加上黑色的外型令人感到與原作外型大相逕庭,所以普遍上來說這外型可說完全得不到觀眾歡心。另一方面,本人亦有感新的鐵甲威龍動作過於流暢而沒有了應有的機械感,令人感到只是身穿一身盔甲的人在戰鬥,加上可自由開合的面罩,給人的感覺其實頗像不會飛的《Ironman》。

在其他角色方面,本作除了保留鐵甲威龍外,基本上角色與原作毫不相同,比方說作為拍擋的警員由女性改為男性,亦只是負責任務上的火力支援、失去了喚醒梅菲的功用,反之喚醒梅菲的重責落在原版甚少登場的梅菲妻子身上,這種將一角強行分為兩角的做法令角色登場時間縮短,間接令二人猶如花瓶,亦令劇中失去了應有的關鍵人物。可是本人頗喜歡新登場的博士角色,受人所託而改造梅菲、卻又不忍將他變成機械般的存在,劇中他在明在暗也為梅菲留下後路,這種陷入研發、人性的爭鬥的心理描寫雖所佔時間不多,卻是本劇少數亮眼之處之一。

總括來說,本作為了迎合現今主流觀眾而令新的《Robocop》毫無《Robocop》應有的味道,若抱有重執當年情的心態觀看必定失望而回,可是未曾接觸過《Robocop》的人、或是能完全持平觀看的人,本劇或許是不俗的消遣作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